1. 首页 > 短句文案

有关春季的诗10句 有关春季的诗句及作者和出处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开篇,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阳气渐升,大地慢慢从沉睡中苏醒。

东风吹散了冬日的凛冽,冰封的河流开始解冻,蛰伏的虫类也在泥土中微微颤动,似在为新生欢呼。

千古一春,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晨雾未散,西湖畔的垂柳还挂着露水。

向阳的枝桠上,两三黄莺扑棱着金翅,为争夺最暖的栖息地啾啾相鸣。

不远处的屋檐下,新来的燕子正将湿润的春泥细细垒成巢穴,羽翼掠过水面时,搅碎了一池淡青的天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长安城的细雨像被筛过的银丝,轻轻落在青石板路上。

远处土坡浮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绿雾,待走近了。

却只见褐色的泥土里钻出针尖般的嫩芽,仿佛春天正躲在土地深处研墨,尚未将青翠的颜料涂满人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泗水河畔的野桃忽然在某夜齐齐绽放,浅粉深红的花浪从山脚涌向云端。

穿行其间的风带着甜暖的气息,不必问询来处,漫山遍野摇曳的花枝已替春天写下万言书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新科进士的锦袍被风鼓起,马蹄踏过朱雀大街,卷起纷纷扬扬的杏花瓣。

道旁牡丹、芍药、玉兰层层叠叠开成七彩云霞,纵使快马加鞭,仍有一缕海棠香追上金鞍,钻进诗人的衣袖。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竹窗外的雨声渐密时,诗人正裹着半旧的青衾。

黑暗中听得见花瓣坠地的轻响,像春神在拨弄算盘,清点该收走多少芬芳。

待到晨光染白窗纸,推门只见满地湿红,连石阶缝隙里都嵌着破碎的玉兰。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

汴京的宫墙内,一溪桃花水载着残红缓缓西去。

亡国之君倚着雕栏,看那些粉白的花瓣在漩涡中沉浮,恍若昨日朱颜。

水声呜咽处,春色与江山都成了抓不住的流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夜半独上西楼,见月光在江心铺就银路。

浩荡春水裹挟着冰凌、落梅与柳絮奔涌向东,每一道波纹都叠着故国三更的更鼓声。

愁绪在胸腔涨潮,漫过喉间化作满纸血泪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

烛影摇红时,案头的白海棠开得正好。

诗人将欲寄未寄的信笺投入火盆,看焦黑的边缘蜷曲成蝶。

窗外骤雨打落满树辛夷,那些未说出口的思念,终究和花瓣一起碾入春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村头的桑树才抽新叶,扎着总角的小儿已学着大人的模样,用木片掘开松软的泥土。

胖乎乎的手掌小心埋下南瓜籽,又踮脚摘下桑叶盖在上头,仿佛这样就能把整个春天藏进地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青箬笠掠过纷飞的桃瓣,蓑衣上沾满山雾。

白鹭从黛色峰峦间振翅而起,翅尖扫落几朵流云。

渔人收网的瞬间,肥美的鳜鱼在竹篓里甩尾,溅起的水珠映出满天霞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柴扉前的石径渐隐于暮色,送客的诗人独坐空庭。

指尖抚过阶下茸茸绿草,忽然想起去岁离人衣袂沾着的草籽。

今夜山月应照天涯路,不知明春新绿满径时,可会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柴门依旧虚掩,去年的桃花开得比记忆里更艳。

风过时簌簌落红沾满衣襟,却再无人素手递来清茶一盏。

井栏边的青苔默默生长,仿佛要将那惊鸿一瞥的笑靥,永远封存在春水倒影中。

这些诗句如同十八扇雕花木窗,推开便能看见不同的春日景致:

或是细雨润草的初萌,或是万紫千红的绚烂,或是落花流水的怅惘。

古人将心跳揉进平仄,让每个春天都在墨香里获得永生。

若你踏青时忽觉眼前风物似曾相识,那定是某位诗人的魂魄,正穿过千年光阴与你共赏此春。